一、小建中汤的条文
1.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者,先与小建中汤;不差者,与小柴胡汤主之。(《伤寒论》)
2.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(《伤寒论》)
3.虚劳里急,悸,衄,腹中痛,梦失精,四肢酸疼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
4.男子黄,小便自利者,当与虚劳小建中汤。(《金匮要略》)
5.妇人腹中痛,小建中汤主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
二、倪海厦小建中汤的讲述
小建中汤配方
桂枝三两,甘草二两炙,大枣十二枚劈,芍药六两,生姜三两切,胶饴一升。
换成现代剂量就是:桂枝9g,炙甘草6g,大枣12个(掰开),白芍18g,生姜3-5片,饴糖12g。
(依据:本草纲目里“古今异制,汉制一两,今一钱可也))
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淬,内胶饴,更上微火消解。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
芍药是桂枝两倍。小建中汤实际是来自桂枝汤。小孩子肚子痛,很皮,就是不吃饭,你看他的脸,两眼中间鼻根处,青黑的一条就是小建中汤症。肚子里寒的,就不喜欢吃东西。开处方芍药一定是比桂枝多,重用芍药的时候,肚子痛会去掉。同时炙甘草、干姜,桂枝能够降逆,麦芽糖(饴糖)是甜的,能够健脾胃。
这里是说遇到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给[小建中汤]。小建中汤没有好再给小柴胡汤。
为什么小柴胡汤,因为弦脉,少阳证主要的脉就是弦脉。肚子痛,虚寒的痛,小建中汤。
小孩子不喜欢吃饭,肚子痛,腹痛,小建中汤。平常身体不好,预防也可以吃小建中汤。
呕家不可用建中汤,以甜故也。呕吐的人不要用建中汤,里面有甜的饴糖,呕吐的人吃甜的会吐。这时用小柴胡汤。只要有恶心出现就进入少阳了。
第一百一十二。原文:呕家不可用[建中汤],以甘故也。
第一百一十五。原文:[伤寒]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[小建中汤]主之。
会用到小建中汤,就是里虚掉了。建中汤是专门治疗虚症的。如果说心中悸而烦,桂枝甘草汤,茯苓甘草桂枝都可以治心中悸而烦为什么这里用小建中汤。就是本身病人是虚的,你看他脸色很清很淡暗黄,小孩子不吃东西,身体很瘦,统统可以用建中汤。所以说得到伤寒,有表症,有里虚的,直接开小建中汤就可以了。
三、黄芪建中汤与当归建中汤
黄芪建中汤:虚劳里急,诸不足,黄芪建中汤主之。(《金匮要略》)
配方:桂枝三两(去皮) 甘草三两(炙)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黄芪一两半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内胶饴,更上微火消解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伤寒杂病论)
当归建中汤: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,腹中刺痛不止,吸吸少气,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,不能食饮。产后一月,日得服四五剂为善。令人强壮,宜。(千金翼方)
配方: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。若去血过多,崩伤内衄不止,加地黄六两、阿胶二两,合八味,汤成内阿胶。若无当归,以川穹代之;若无生姜,以干姜代之。
四、三种建中汤的区别
小建中汤是基础方,功效是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。
黄芪建中汤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,我们都知道黄芪是补气的,所以它的功效是温中补气,和里缓急。
当归建中汤是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了当归,我们知道当归是补血的,所以它的功效是温中补血,和里缓急。
关于倪海厦其他方剂的配方,可以参看以下文章: